【月度解析】20210730中联钢市场分析会纪米乐M6 M6米乐要

2024-03-17 阅读次数:

  7月份国内建筑钢材价格震荡上涨,市场行情剧烈波动。随着7.1建100周年,部分地区在建工程全面停工,需求表现整体偏弱。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连续拉涨。一方面来源于成本利润的支撑,一方面来源于未来减产预期的支撑,在期螺连续上调的刺激下,现货价格跟风连续拉高。下半年压减粗钢的执行,宏观数据的向好对市场信心有提振。建材市场现货价格跟风连续拉高。需求未能跟进使得商家对于盘面的快速拉涨,存在担忧情绪。工信部再度发声调控钢材价格,但市场实际并未有较大影响,考虑到目前政策观点仍以保供稳价为主。月末,大部分市场价格涨回5月末的水平。

  7月国内建筑钢材市一路上涨,其中,华东地区市场价格较上月同期涨幅480-530元/吨;华北地区报价较上月同期涨幅在450-510元/吨。上海地区涨幅低于广州和北京市场,受月末台风“烟花”的影响,华东地区部分仓库暂停发货,对市场成交有较强影响。 期货:

  7月份黑色系期货价格迭创新高,大宗商品价格飙涨的带动下,前半月,黑色系中,铁矿位居资金流入前列,且量能明显放大,螺纹位居资金流出前列。截至7月29日主力合约RB2110收于5753元/吨,较上月末收盘价上涨11.77%,同比上涨16.09%;上海螺纹钢现货价格5370元/吨,基差为383元/吨。

  7月线螺市场需求整体表现一般,现货价格随着政策、期货上行,高价资源成交收窄,钢厂库存向市场转移难度加大,截至7月29日,全国建材社会库存总量980.85万吨,较6月末减少192.52万吨,环比下降24.43%。其中,螺纹钢社会库存823.83万吨,环比上月末减少35.5万吨,环比下降4.5%,同比下降4.3%。

  7月线螺市场需求整体表现一般,现货价格随着政策、期货上行,高价资源成交收窄,钢厂库存向市场转移难度加大,截至7月29日,全国建材社会库存总量980.85万吨,较6月末减少192.52万吨,环比下降24.43%。其中,螺纹钢社会库存823.83万吨,环比上月末减少35.5万吨,环比下降4.5%,同比下降4.3%。 钢厂方面:

  中联钢调研统计显示,7月全国高炉开工率同比下降 7月全国高炉开工率变化不大。本周(7月30日)中联钢调研统计全国高炉开工率变化不大。全国高炉个数开工率为76.61%,环比微增0.11%,同比下降2.16%;高炉容积开工率为82.31%,环比微降0.02%,同比下降3.77%。 据统计,钢厂螺纹钢利润扩大到400-650元/吨。 预测:

  8 月份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八月份,依然照往年的惯例来看,仍将是阶段性需求淡季,需求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和外需走弱,基建伴随地方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有望改善,但地产在首轮集中供地结束后,存在阶段性改善可能,利多螺纹钢在旺季需求。房地产所导致的预期差仍是下半年需求端交易重点。预计后期钢价将易涨难跌,震荡偏强为主。

  以上海现货为例,受粗钢限产政策省市逐步落地,下半年供应减量的预期影响下,上半月价格上涨,从月初的5490涨到月中的5900左右;后半月的大部分时间在5850-5900之间窄幅震荡运行。直到昨天和今天受出口关税和退税政策二轮调整政策推出,并未对热轧出口加征关税,市场认为严格程度弱于传言,刺激期现货上涨150元左右;截止7月30日上海6000-6020,较7月初上涨510元。乐从5930-5950元;天津5900-5920元。

  6月份热轧中厚宽钢带产量1619.2万吨,同比增12.8%;增速较上月回落3个百分点,但保持1600万吨的绝对高位;上半年累计产量9474.1万吨,同比增16.8%;

  全国热卷钢厂(53 家)7 月热卷(商品)计划总量为 1711.35 万吨,环比减 1.05 万吨,环比降幅 0.06%;同比增量 124.56 万吨,同比增幅为 7.9%。日均生产 55.2万吨,环比降 1.88 万吨,环比降幅 3.3%;比去年同期增量 4.02 万吨,同比增幅 7.9%。预计受压减产量和去产能回头看等政策的影响,实际产量会低于计划量;

  7月份热轧库存总数继续5连增。数据显示7月末目前社会库存为303万吨较上月末累增24万吨。与去年同期增11.2%,同比增速7月内连续高位回落的态势。库存变化曲线%之间,参考历史库存走势,7月份库存数据显示库存的变化趋势与19和20年同期情况相近,处于库存连续蓄积拉升的阶段,今年当前库存绝对数字超过前两年同期的水平。后期随着限产效应的显现,库存可能转为下降。

  上半年4-6月份以来,受上年度低基数效应消退,季节性减弱的影响,板材对应代表产品产量表现较差:汽车产量同比连月下滑;挖掘机2021年1-6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97%,205%,60%,3%,-14%,-6%。6月单月下滑6%,相对于5月的-14%,下滑幅度有所收窄。家电类四大白电产量同比去年降8.6%,略高于19年同期水平;32种产品中6月份同比正增长的有17种,5月份同比正增长的产品为22种,6月份比5月减少5种。

  目前制造业生产和需求中机电产品出口占较大部分,当前受集装箱紧缺,海运费上涨,出口物流不畅,成品货物积压,资金回流减缓,使得后续连续生产和采购造成困难;总体订单不缺,尽管钢材涨价但是终端拿货并不积极主动;

  供应端:下半年减产计划陆续落地,除河北天津外下半年各省粗钢同比减量;后期将会影响热轧产量供应。

  需求端:需求淡季和低基数效应消退,使得主要代表品种汽车,机械、家电表现季节性疲弱。

  近期受粗钢减产和去产能回头看检查影响,供应端减产效果显现,市场继续炒作减量预期;同时矿石价格因需求减少而开始回落,成本支撑减弱。钢材下游需求端受多雨,疫情,限电,高温等影响需求回落,使得钢价8月均价环比上涨100元,价格在5850-6150区间内震荡运行。

  行情回顾:7月,全国中板市场价格震荡上行为主。从成本来看,原料端钢坯价格坚挺,高成本下厂家挺价意愿强烈。从政策来看,受粗钢压减影响各地区钢厂检修减产力度加大,商家后市心态偏乐观。市场来看,台风烟花及疫情扰动,市场看涨情绪降温,月底市场资金压力趋增、商家出货操作增多,现货涨势放缓、部分趋弱。需求来看,淡季效应下钢材市场出货情况不佳,南方多省为了应对台风,纷纷停工,仓储、运输均受到了影响,下游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北方区域也间接受到影响。中厚板全国均价5745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382元/吨。上海新钢5670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320元/吨。天津天钢5630元/吨,较上周同期上跌480元/吨,广州韶钢5750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350元/吨。 产出:全国31家中板钢厂7月月产量是547万吨,月环比下降10.9%,钢厂库存微量下调85.15万吨,月环比下跌3.18万吨,社会库存108.03万吨,月环比明显下降15.24万吨。钢厂方面,近期中板利润在持续压缩,平均利润200-250元/吨,钢厂检修按部就班,华东地区资源持续流入,压力较大,华北华南市场到货量有所减少,库存缓慢消化。展望:综合来看,当前市场基本面表现供需双弱,且本周正逢钢厂结算期,价格上行动力有限,但从宏观以及期货方面来看市场预期偏于主导,成本端对当前价格仍有支撑,供应收紧的预期下,市场心态相对乐观。成本来看,原料端钢坯价格坚挺,高成本下厂家挺价意愿强烈。政策来看,大宗商品价格调控仍是政策的重要关注点,下半年钢厂减产逐步明确,山东、山西、江苏、河北等地钢厂陆续接到通知,减产由预期向现实正式过渡,整体市场偏向乐观。需求来看,当前属于传统淡季,高温多雨天气影响下游施工,本月整体需求表现不佳。到月底,河南地区特大暴雨导致部分钢厂停产,货物运输受阻严重,南京疫情反复,都进一步影响需求维持低位。下半年钢材总体供需格局可能适度偏紧。短期来看,目前还处于钢材需求的淡季,终端需求未明显恢复。但成本及心态有支撑,限产减产等利好消息筑基,现货下行阻力明显。后市预测:预计短期中板市场价格高位盘整为主,幅度在10-100元/吨。

  本月冷轧市场窄幅震荡偏强运行,国内重点城市冷轧板日均价6493元/吨,月比涨144元/吨,同比涨2126元/吨。

  其中上海地区市场价格鞍钢1.0冷卷6490元/吨,月涨幅480元/吨;天津天铁1.0冷卷6470元/吨,月涨幅460元/吨;乐从柳钢1.0冷卷6550元/吨,月涨幅490元/吨。

  据中联钢调研统计:全国拥有热卷轧机的28家冷轧钢厂7月份冷轧(退火)生产计划总量为320万吨,环比增量2.3万吨,环比增幅为0.72%;日均产量为10.33万吨,环比减量0.27万吨,环比降幅为2.53%;冷硬卷计划总量为44.15万吨,环比增量0.13万吨,环比增幅为0.3%。

  28家冷轧钢厂出口计划总量为17.3万吨,环比增量1.4万吨;冷硬出口总量为3.7万吨,环比增加0.5万吨。

  截止到7月30日统计,冷轧库存为116.4万吨,较上周降0.4万吨,环比降1.9万吨。

  据中联钢数据,截止7月30日,上海市场1.0冷卷市场价格在6490元/吨,环比涨480元/吨;5.5普热卷主流维持在6000元/吨,环比涨510元/吨,当前差价在490元/吨左右,较上月收窄30元/吨。

  总结:6月下旬以来,甘肃、安徽、山东、江苏等省市已相继就压减下半年粗钢产量进行部署,已有部分省市将减产任务下放到各大钢企。江苏南部某大型民营钢企高管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初步计划通过高炉停产1个月来实现下半年减产。安徽中部一家大型钢厂方面也表示,接到限产通知,但具体减产举措仍未商定。

  吴险峰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期将会同有关方面共同制定钢铁企业秋冬季错峰生产方案。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沈彬介绍,《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已完成初稿,基本明确了钢铁行业的达峰路径、重点任务及降碳潜力,现正抓紧研究碳配额分配核算方案,制定《钢铁行业碳排放核定标准及基准值测试规范》,建立低碳发展标准体系。

  从钢厂供应方面来看,下半年供应减量是必然的且挺价意愿强,此次取消出口退税,也是抑制产品出口,对于国内市场供需平衡,抬高出口价格;从库存数据来看,冷轧库存连续微降,后期在市场投放量上多有减量;从需求端来看,下游生产仍处于淡季,按往年8月底需求端开始逐渐释放;从市场来看,商家多表示成本支撑强,对于政策面消息影响市场多谨慎调整,预计下周冷轧价格震荡偏强。

  7月涂镀板材价格继续上涨。截至7月29日,全国主要城市1.0mm镀锌均价6941元/吨,较上月末涨358元/吨,0.3mm镀锌均价6704元/吨,较上月末涨276元/吨,全国主要城市0.47mm彩涂均价7729元/吨,较上月末涨271元/吨。

  1、7月份部分省市已经开始部署粗钢减产工作。随着粗钢压减工作的持续推进,市场对于下半年资源供应收缩的预期不断增强,市场推涨意愿强烈。

  2、7月份我国极端天气频发,河南出现罕见特大暴雨,台风、叠加疫情,降雨天气对于相关区域钢厂的原材料和成品材的运输均会形成一定影响,部分钢厂的原料供应受到波及,市场呈现供需两弱格局。

  3、政策面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监管仍无松绑迹象,国常委、发改委等先后表态将监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强化大宗商品价格调控。

  截止7月23日,全国42家样本钢厂进行统计。其中镀锌板生产线%;彩涂板生产线%。样本钢厂镀锌板日均产量6.73万吨,彩涂板日均产量2.66万吨。

  8月份宝钢、鞍钢、本钢等重点钢厂镀锌产品出厂价格均抛平盘,维稳信号强烈。不过随着黑色系期货及热卷等关联产品价格的走高,加之自身钢厂库存处于较低水平,民营厂家方面推涨意愿强烈,而且单月出厂价格提涨幅度普遍达到450-500元/吨左右,涨幅大幅高于市场价格。因此本月民营钢厂利润继续扩张。截至月末时分,民营镀锌厂利润达到1000-1300元/吨,利润可观。

  本月涂镀板材市场价格继续推高,但是市场实际需求情况乏善可陈,库存继续呈现小幅增长态势。据中联钢联合钢铁网调研显示:截止7月23日,全国主要城市镀锌板卷库存合计128.15万吨,环比上月增加1.37万吨;彩涂卷库存合计30.99万吨,环比增加1.01万吨。

  1、国内价外差依旧较大,国内镀锌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日前上海主流现货镀锌(1.0*1250*C,DC51D+Z,无花,80g/㎡)含税价格为7000元/吨(1083美元),日韩的出口报价在1300美元/吨,FOB。因此,即使退税取消后,我国镀锌板卷价格在国际市场仍有一定竞争力。

  2、镀锌出口目的国主要以东南亚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为主,且多为中国民营钢厂资源,价格相对较为合适。

  3、由于此前取消出口退税的传闻较多,因此多数企业在实际出口订单报价中,已有合同约定价格将最终考虑退税,这部分出口客户理论影响相对较小。合同未做明确补充条款的出口案例,此次取消退税13%,无疑将造成一定的出口亏损。

  4、参照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出口退税取消后的一段时间内,出口量逐月递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影响也将会逐步减弱。

  1、家电:6月四大白电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8.6%,略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6月,我国空调产量2167万台,同比下降12.1%;1-6月累计产量12328.3万台,同比增长21.0%;冰箱产量742.5万台,同比下降15.4%;1-6月累计产量4434.6万台,同比增长18.8%;洗衣机产量664万台,同比增长13.0%;1-6月累计产量4293.9万台,同比增长33.5%;彩电产量1396.5万台,同比下降13.4%。

  2、汽车:汽车产量同比明显回落。1-6月累计产量8679.3万台,同比增长5.6%。6月我国生产汽车203.8万辆,同比下降13.1%;1-6月汽车产量1279.0万辆,累计同比增26.4%。

  3、光伏:2021年1—6月,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301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53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765万千瓦。截至2021年6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2.68亿千瓦。从新增装机布局看,装机占比较高的区域为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44%、22%和14%。

  政策层面:从官方频繁的发声看,大宗商品价格调控仍是政策的重要关注点,后续价格继续上行的空间也将会受到限制。

  供应方面:下半年钢厂减产逐步明确,减产也由预期向现实照进,预计政策将在三季度正式出台。但在向现实迈进过程中,大部分钢企尚未见有实质性动作。日前河北发布严禁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一刀切”,从而降低了市场对于减产力度的预期。7月钢企利润仍呈扩张趋势,钢厂方面仍会维持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减产可能会集中在四季度。

  需求方面:从下游消费来看,领先指标挖机销量和工程机械销量同比回落,房地产新开工和施工连续两个月同比转负,地产需求回落已是事实。制造业继续上行动能放缓,汽车、家电产销数据已经同比滑落表现疲弱。此外,近期频繁的暴雨及台风影响,终端需求明显转弱,投机需求也会受到影响,8月仍为传统季节性需求淡季,需求面的后劲不足。

  成本方面:粗钢限产打压原料市场价格,铁矿石表现偏弱,日前铁矿石价格指数跌破200美元关口。环保督察组进驻山西,焦炭供应有收紧的预期,因此煤焦方面的支撑相对较强。原料端的支撑偏中性。

  总结:随着限产利好的逐渐消化,不宜盲目追高,注意高位回落风险,市场行情维持区间震荡可能性略大。预计8月份涂镀板材市场价格震荡上扬。

  7月国内钢坯市场呈现震荡上行的走势,成交表现一般,本月现货及远期交易强于直发资源。本月环保等消息成为主导因素,随着各省份陆续出台下半年粗钢压减任务,在此背景下期货盘面持续高走,市场情绪随之高涨,价格不断拉涨。但由于下游企业利润低微,加之唐山地区-轧钢企业在环保限产频出的背景下生产周期有限,因此对钢坯采购多显有限,且采购资源多集中在进口及低价资源上,而现货实际需求多集中在贸易环节。临近月底时,在粗钢压减、出口退税等消息影响,期货强势高位上行,继续带动钢坯价格上行。截止发稿,唐山普方坯报5270元/吨较6月30日高360元/吨,江阴报5330元/吨较6月30日高470元/吨。

  高炉方面:据最新统计,截止本月底,全国高炉个数开工率为76.61%,周环比微增0.11%,月比增11.91%;高炉容积开工率为82.31%,周环比微降0.02%,月比增13.08%。其中唐山高炉开工率为71.92%较上周持平,月比增57.91个百分点,个数开工率为60.36%较上周持平,月比增56.05个百分点。月初由于七一活动结束,华北地区高炉基本恢复限产前水平,而唐山地区因自本月开始执行30%的减排措施,因此本月高炉生产较上月有所增加。

  供需方面:以唐山为例,据统计,本月唐山地区钢坯日均投放量为2.06万吨较上月增0.28万吨,下游轧钢企业日均需求量为5.12万吨,较上月略降2.16万吨。从数据上来看,供需错配格局仍明显,继续对钢坯价格形成支撑。

  库存方面:自6月底开始,国内钢坯仓储库存开始出现垒库局面,从6月底的59.07万吨累加到目前的105.81万吨,库存增加了一倍左右。增加主因在于:一、部分进口钢坯资源流入;二、主导城市唐山地区下游轧钢企业生产周期较短,加之自身利润偏低,米乐 M6对钢坯需求有限,导致当地库存呈现持续垒库状态;三、当前钢坯贸易套保操作较多,因此多数资源流入仓储。通过目前调研所知,预计后期库存垒库局面仍将持续。

  进口方面: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进口钢坯总量为130.71万吨较5月份增7.46万吨,其中普方坯为105.44万吨较5月份增17.44万吨,普板坯为2.35万吨较5月份降4.9万吨。当前由于国内供仍小于需,加之消费旺季逐步临近,同时国内钢坯涨势未止,受此局面影响,部分商家加大对进口钢坯采购量,因此预计三季度进口钢坯资源或进一步增加。

  成本方面:截止目前统计,唐山地区铁水不含税平均成本为3681元/吨,与当前普方坯5270元/吨的价格相比,平均毛利润为626元/吨,较6月底增加355元/吨。本月由于上游矿石价格不断下滑,加之钢坯自身价格高走,因此带动钢企利润空间增加,但考虑到目前多数钢企生产仍处于不饱和状态,因此实际利润水平低于此数据。

  总结:当前粗钢压减消息已成为市场主流,后期随着各省份政策陆续落地及执行,市场供应或有所下降,而需求方面虽然8月份仍处于传统需求淡季,但由于全球经济处于恢复期,加之对于钢坯自身而言淡季影响较小,同时由于7月份主导地区-唐山轧钢企业生产周期较短,因此预计进入8月份后生产日期相对延长,故届时需求环境相对7月份有所改善。另外考虑到厂商套保操作较多,在期货无明显走弱背景下,对于后市情绪仍看好。当然考虑到目前市场库存处于累加阶段,加之不断扩大的钢坯利润,同时下游轧钢企业对于高价钢坯资源接受能力仍有待提升,因此后期仍存一定风险。故综合来看,预计8月份国内钢坯市场或呈现高位调整上行的走势。

  本月进口矿受限产、需求下降影响,市场偏弱运行,期间出现宽幅震荡,整体走势略有下行。截止7月29日,中联钢现货价格指数,即CSI指数,美元现货62%指数月均值收于212.38美元/吨,环比上月下降0.51美元/吨;CSI 62%港口现货进口粉矿指数月均值收于1477元/吨,环比上月下降3元/吨。整体价格重心略有下移。

  具体来看,月前期,对七一过后的市场需求恢复存在预期,唐山地区于7月2日大部分钢企高炉有复产情况,且执行7月2日-12月31日限产30%的政策,限产情况略有放松,另外,前期也限制烧结,钢厂烧结矿库存偏低,随着生产的恢复,钢厂按需求采购的情况有所增多,商家心态尚可,挺价意愿相对较强,且有投机现象,整体成交有所放量;随着限产的恢复,对原料的需求释放存在预期,导致矿价有所攀升,单日美元现货价格上涨4美元至222美元/干吨以上,港口现货涨至20-50元/吨不等;月中期,随着各地限产消息纷纷而至,山东、安徽、山西、江苏、甘肃、湖南以及广东等地区产量压缩及钢厂执行限产的传闻不断,压减要求多以2021年全年产量不超2020年,对于下半年钢材产量缩紧存在强烈预期,铁矿石期货盘面走低明显,且但下游终端需求及投机需求明显减弱,与此同时,江苏、安徽等地去产能“回头看”专项检查组对各钢厂实施督查工作,且山东、江苏等地也有限产消息,再加上国常会表示查处违规倒卖大宗商品的动作,政策方面压力不断,导致铁矿石市场呈现震荡回调态势;月后期,随着今年粗钢产量不超过去年的逐渐落实,限产及需求下降预期愈演愈烈,高炉限产及产线检修继续增多,高炉开工率继续下滑,铁矿石市场价格偏弱震荡;随着钢厂限产政策的逐步实施,部分钢厂开始出售长协矿,铁矿石市场需求端压力逐渐显现。另外,受台风天气及降雨及疫情影响,港口作业及运输受到抑制,再加上需求的下降,导致港口铁矿石库存出现明显累库。临近月末,召开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会议指出下半年要认真做好去产能相关工作、制定钢铁企业秋冬季错峰生产方案等等,对市场继续形成扰动,市场心态偏弱,铁矿石价格有所回调,美元现货单日降幅达6美元,跌破200美元/干吨,港口现货单日降幅达30-50元/吨不等。

  据中联钢最新统计, 1-6月份澳洲主流铁矿石发货量约4.36亿吨,同比减少1.66%;发往中国约3.51亿吨,同比减少4.34%。

  1-6月份力拓铁矿石发货量约1.57亿吨,同比减少6.02%;发往中国约1.20亿吨,同比减少6.37%;

  1-6月份FMG铁矿石发货量约9150万吨,同比增加1.13%;发往中国约8276万吨,同比减少3.48%

  1-6月份BHP铁矿石发货量约1.47亿吨,同比减少1.92%;发往中国约1.22亿吨,同比减少4.09%

  据中联钢统计, 1-6月份巴西铁矿石发货量约1.66亿吨,同比增加15.25%,发往中国约1.12亿吨,同比增加12.11%。随着矿山的恢复生产,巴西铁矿石有所增加。

  7月国内铁精粉价格涨跌互现,从整体看,以下跌为主。价格方面,河北精粉价格上涨10-60元;辽宁本溪、辽阳减5元,其他地区上涨25-35元;吉林通化减少48元;山西价格持平;山东减25-30元;河南减45元;安徽繁昌涨30元,其他地区下跌10-30元;江苏徐州涨40元;湖北价格与上月持平;福建龙岩涨100元;广东河源涨130元;海南减98元。

  中联钢62%国产矿指数(CSI)可以看出本月市场走势趋弱,指数涨幅度较小。米乐 M6本月CSI价格从月初的1227元,涨至1247元,上涨20元,涨幅1.63%。相比之下,上月CSI价格从月初的1161元,涨至1227元,涨幅5.68%。显示出市场趋势转弱,本月下旬,受到粗钢限产和天气影响,指数有所下调。

  本月中上旬国内精粉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但是随着下旬全国性压产拉开序幕,加之当前处于需求淡季,导致钢厂采购积极性不高,钢厂也是在等待价格下跌之后才考虑补货。江苏、安徽、甘肃、山东、浙江、湖南、山西等全国多个地区召开了压减钢铁产量的会议,与此同时,钢材总产量也创出4个月新低,对于矿石市场信心是个不小的打击。近期受到台风影响多地建筑施工暂停,本次台风时速仅为7公里每小时,比一般台风速度减少一半,即影响时间增加,预计本月末台风消退,市场需求逐渐恢复。

  本月山西地区洞采矿山仍然没有复产,当前部分矿山完成整改,已经递交申请,但是也有矿山因为整改项目过多或者能力问题迟迟完不成整改,可能会长期关停。

  中国6月铁矿石原矿产量8786.9万吨,环比增长25.7万吨,涨幅为0.29%。比上月的增幅0.83%有所减少。比去年的7831.74万吨增加955.16万吨,同比增长12.2%;1-6月铁矿石原矿产量累计达到49081.1万吨,同比去年的41395.29万吨增加7685.81万吨,增长18.57%。

  本月钢厂需求仍以按需采购为主,但是高炉开工率因为100年大庆活动结束而涨幅较大。本月受到粗钢限产和台风登陆影响精粉需求有所减少,但是下月初随着部分工地开工恢复,需求有望回升,市场预期偏多。

  本月高炉容M6 米乐积开工率呈上涨趋势。本周(7月30日)中联钢调研统计全国高炉开工率变化不大。高炉容积开工率为82.31%,环比微降0.02%,同比下降3.77%。

  下月精粉价格预计以低位震荡为主,下月初随着台风影响结束,市场需求预期偏向多头,加之本周价格已经跌至前期低位附近,短暂寻底之后反弹为大概率事件。但是当前处于钢材需求淡季,加之粗钢限产的压力,市场上较难出现大幅上涨。

  回顾:七月焦炭市场稳中回落运行,降幅120元/吨,降后山西准一级焦出厂价格2500-2520元/吨。月初焦化厂在高利润支撑下生产较为积极,个别焦企有库存积压,多积极出货为主,库存相对低位。七一大典过后钢厂复产,在粗钢产能压减政策制约下,钢厂对焦炭需求减弱,钢厂降价诉求高。月中江苏、安徽等地去产能“回头看”专项检查组对华东钢厂进行督查,钢厂减产明显增加,钢厂有意控制库存控制到货,日耗大幅减少,焦炭需求明显缩减,钢厂频繁降价,中旬焦炭降价落地。下旬环保检查及大气防污染政策影响,山西、河北等地再次限产20-30%;随着督查入驻山西,当地环保力度加严,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焖炉现象,导致日产减缩,叠加山东焦企因政策影响维持低位开工,供应呈区域性缩减。焦煤价格大幅上涨,成本大幅增加,焦企生产压力倍增,月末向钢厂提出涨价诉求。钢厂因焦炭供给减缩及库存低位对焦炭采购有所恢复;同时期盘拉涨贸易商及投机采购有所增加,需求有所好转,整体供需再次转向紧张格局。考虑钢厂去产能长期影响,焦炭价格上涨较为困难,价格或将维稳运行。

  供应:本月焦化厂开工率先增后降,月初焦企在七一大典后复产,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焦炭日产增加,供应逐步增加;中下旬,环保督查入驻山西,河北、河南检察严格,陕西大气污染环保严格,各地焦企陆续减产,山西地区个别出现焖炉,焦炭供应再次减缩。山东地区持续“以煤定焦”政策,焦企维持相对低位开工。

  月末焦化厂平均开工70.35%较 月初下降3%。下旬焦企生产减产,钢厂采购节奏加快,焦企库存下降比较明显,库存有所回落。月末焦炭库存35.25万吨,较上周下降11.5万吨,较上月末降3.5万吨。港口贸易商积极出货为主,贸易商采购积极性较低,焦炭集港较少,受期盘上涨支撑,贸易商采购有所增加,库存略增,但较上月末仍有明显降幅。月末焦炭港口库存167万吨较上周增加2万吨,较上月末下降21.7万吨。

  需求:6月全国焦炭产量3891万吨,同比下降3.2%。6月份生铁产量7578万吨,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3.03%。钢厂高炉减产,对焦炭需求减缩。焦炭库存持续回落供应及需求同步萎缩。

  各地高炉在压减政策影响下仍有减产,部分地区钢厂有意控制焦炭到货量,采购多按需采购。钢厂焦炭库存继续回落,采购需求萎缩。本周统计样本钢厂焦炭可用天数13.3天,较上周减少0.2天,较上月末减少0.77天。唐山地区钢厂生产增加,钢厂采购焦炭仍按需采购,,库存较上周略稳。

  随着环保督查结束,限产焦企将陆续恢复生产,焦炭产量将逐步释放;供应增加,有所好转。需求面,钢厂在焦炭供应紧张的影响下采购积极,需求释放;考虑钢厂粗钢去产能任务严峻、各地钢厂将出台具体压减指标,长期看焦炭需求维持弱势。焦炭价格上涨动力不足。钢厂减产钢材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维持正常采购,降价频率及幅度减少。焦煤价格高位坚挺,保持较高的生产成本,焦企生产压力较大,降价难度增加。8月份焦炭供应释放、需求或先强后弱,焦煤坚挺运行,焦炭价格涨跌两难,维持稳定运行的可能性较大。

  本月废钢市场高位震荡调整运行。截止到7月30日,华东地区市场重废不含税3050-341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60元/吨左右,唐山地区主流重A3790-384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240元/吨。分地区来看,华北地区呈现出震荡偏强的运行态势,七一过后,华北地区停收钢厂陆续恢复采购废钢,钢厂为补充库存多拉涨吸货,主流累计涨幅多在80-120元/吨之间。期间虽有部分钢厂小幅回调,但在废钢资源持续短缺的情况下,多数钢厂到货欠佳不得不涨价吸货,主流涨幅多在30-50元/吨之间。华东地区震荡调整运行,钢厂调价频率相对较低,其中主流钢厂沙钢在持稳一个月后上调80元/吨,中小钢厂月内涨跌互现,多根据自身到货和库存情况窄幅调整。华南地区震荡运行,不同于其他地区,本地钢厂调价较频繁,几次出现单日内多次上调或下跌的情况,但每次调整幅度较小,多在20-30元/吨。临近月末,在压产和限电的双重影响下,两广地区部分钢厂自发性减产或检修,对废钢需求下降,钢厂多大幅下调废钢采购价格,跌幅100-300元/吨不等。

  废钢供应端来看,7月份受台风及强降雨天气影响,废钢回收、加工和运输等环节均受到很大限制,导致废钢资源短缺。进入8月份,随着高温天气增多,上游产废企业或会进行夏休,将影响废钢毛料产出;部分加工企业也会放高温假或缩短操作时间,废钢加工量有所下降。另外,近日部分省市出现疫情,有钢厂要求送货车辆驾驶员进厂提供48小时内核酸证明,对废钢运输有一定限制。预计8月份废钢供给资源仍然偏紧,对废钢价格有一定支撑。而进入9月份,天气将逐渐凉爽,利于废钢回收加工,废钢供应相较8月份将会有所增加。

  从库存来看,根据我网调研统计,截止2021年7月30日中联钢调研统计的31家大中型钢厂废钢库存为165.22万吨,较上周上升3.16万吨涨幅1.95%,较上月同期下降27.66万吨降幅14.34%;平均可用天数13.29天较上周增加2.55天,较上月同期增加2.17天。日耗在11.94万吨,较上周减少0.38万吨,较上月同期减少2.16万吨。本月钢厂废钢库存先降后小幅回升,而钢厂日耗却连续5周下降。近期部分省市陆续要求确保粗钢产量不得高于去年总量,部分地区具体限产措施虽尚未完全落实,但已有钢厂自发性减产,对废钢需求下降。不过目前废钢相较铁水成本仍有一定性价比,钢厂从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角度考虑,不会无限减少废钢用量。

  电炉厂方面,本周全国电炉个数开工率较上周五下降1.28个百分点至69.23%,电炉产能利用率下降1.12个百分点至60.91%。56家短流程钢厂电炉个数开工率环比上周五下降1.04个百分点至72.92%,产能利用率下降1.75个百分点至55.24%。本周两广地区受限电影响,部分电炉钢厂停产或减少生产时间,电炉产能利用率继续下降。进入8月份,在限电、限产的影响下,电炉产能利用率难有提升,对废钢需求也将有所下降。

  综合来看,在压减粗钢产量任务下,钢厂多倾向于先用检修或减少废钢用量的方式来控制粗钢产量,利空废钢。而且现在处于下游需求淡季,部分钢厂有检修或自发性减产,或会顺势下调废钢价格。不过各省市减产幅度不一,钢厂限产方案也尚未完全落实,钢厂日耗并未大幅下降,短期来看废钢需求尚存。再加上废钢市场供给资源持续偏紧,对价格仍有一定支撑。所以综合预计,废钢市场震荡调整运行,根据各地区限产进度和措施的不同,废钢走势或出现分化。

  7月不锈钢市场基本运行态势如下——价格大幅上涨,产量高位运行,社会库存走低。各系别价格全线大幅上涨,月环比涨幅大都在10%以上,月同比涨幅则在30%-50%。价格上涨主要源于:一是镍铬钼锰等不锈钢合金原料价格持续上涨,成本推动价格上涨。二是市场传言不锈钢厂也将推行“粗钢产量不增”的政策,导致供应预期偏紧。三是不锈钢下游需求较好,拉动价格上涨。

  产量在300万吨上下高位运行,钢厂实际大幅缩减不锈粗钢产量的局面还未出现,仅有部分钢厂在削减200系产量。

  7月底,无锡及佛山两地库存约为58.69万吨,较上月库存量降3.34万吨,降幅为5.38%;较2021年2月底的库存量减少近24万吨。 成本上行推动价格上涨

  7月份镍铬钼锰等不锈钢合金原料价格轮番或同步上涨。特别是高镍铁,高碳铬铁及电解锰等超高耗能工厂面临着供电严重不足的压力,导致高碳铬铁,电解锰价格暴涨。7月末高镍铁均价约为1410元/镍,较上月末均价上涨175元/镍,涨幅在14%。高碳铬铁月末均价11000元/吨,较上月末均价上涨3000元/吨,涨幅在37.5%。电解锰月末均价在22600元/吨,上涨5500元/吨,涨幅在32.16%。综合来看,月末304熔炼成本预估为16000元/吨,较上月末的预估值涨2700元/吨,涨幅约在20%。

  在普碳钢领域,“粗钢产量不增”政策力度较大,部分粗钢增量较大的省份先后出台相关政策。不锈钢市场也纷纷而动,市场预期会下半年的产量影响较大。但目前未有钢厂没有专门正对此政策而明显缩减产量。目前仅仅是预期。

  外需:6月不锈钢进口量为24.49万吨,出口量为48.69万吨,净出口量为24.2万吨,达到近15个月的高点。

  内需:金属集装箱,工业锅炉,电梯,汽车,家用洗衣机等直接用不锈钢的产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化工,医药,建筑业等增速保持在20%以上,拉动不锈钢的需求。房地产的增长有所回落,而水工程的增速有所萎缩。

  产量预估:7月初预估产量约为306万吨,其中200系88.5万吨,300系159万吨,400系58.1万吨。同时根据钢厂的实际运行状况,实际产量或在290万吨附近,主要是200系产量的削减。

  利润预估:7月钢厂能较为顺畅将成本上涨的压力向下游传导,整体的毛利率水平较高,300系毛利润率相对较为稳定10-15%的区间,200系及400系毛利润率有近5-10个百分点的回升。

  新建及拟建不锈钢冷轧产能概况:需要关注以下项目的进展情况——(1)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绿色低碳短流程宽幅不锈钢扩建项目,总额为105亿元;(2)青山集团舟山不锈钢新基地项目或8月开工,该项目占地820亩,建设年产70万吨的高品质不锈钢冷轧厂及30万吨不锈钢精加工厂房。(3)德龙响水不锈冷轧今年总计划产能扩张到180万吨。

  8-9月不锈钢价格或将在高位运行 供应方面:2021年8-9月,不锈粗钢产量继续会保持在较高水平高位运行,月产量在270-290万吨区间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在钢铁产业“产量不增”的大背景下,200系不锈粗钢产量或受到压制。需求方面:8-9月份内外需保持一定强势,进一步拉动不锈钢的消费。特别关注家电,汽车,制品,医药制造及水工程等行业对不锈钢材料的需求拉动。原料方面:镍铬钼锰合金原料价格高位运行的基础尚在,难以出现明显的回调。对不锈钢钢材的成本支撑作用较大。 产量调控方面:需要关注钢铁产业“产量不增”的政策对不锈钢这一细分领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总结:预计2021年8-9月不锈钢价格还会在高位运行,出于价格惯性,有一定上涨空间。

  粗钢产量: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6月全球64个纳入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679亿吨,同比提高11.6%。

  其中,我国粗钢产量为9390万吨,同比提高1.5%;印度粗钢产量为940万吨,同比提高21.4%;日本粗钢产量为810万吨,同比提高44.4%。韩国粗钢产量为600万吨,同比提高17.3%。

  进口: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再生钢铁原料共计进口32.7万吨,其中6月份8.12万吨,月环比增长6.5%。6月自亚洲进口合计7.88万吨,其中,从日本进口6.53万吨,占比达82.8%;其次是韩国,总计进口0.97万吨,占比约12.3%。另外,6月从欧洲进口2140.3吨,从北美进口160.4吨。

  印度:印度电子制造激励计划(PLI)已经获得批准,印度政府计划在五年内投入约8.54亿美元,用于增加国内特钢的生产,计划五年内钢铁产量增加4%-12%。印度每年生产特钢约1000万吨,但仍要进口400-500万吨,PLI计划旨在增加高附加值钢材产量,若按计划实施的话,印度特钢需求将得到极大缓解。东南亚:受疫情影响,越南首都河内24日开始实施为期半个月的“封城令”, 受此影响,钢材短期需求大幅度下滑,钢厂不得不降价减产来应对低迷的市场。据了解,越南大型钢厂之一和发集团下调了9月份的普卷交货价格至920美元/吨CFR,月环比下降50美元/吨。尽管如此,终端客户的采购情绪仍然很低。另外,7月中旬越南政府计划对钢坯征收 5% 的出口税,旨在缓解国内钢铁价格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随着近期越南本地钢价的走弱态势,加征关税事宜或将暂时搁置。

  欧洲:据报道,由于优质材料短缺,位于意大利皮翁比诺的利百德钢铁(Liberty)公司的马哥纳Magona再轧钢厂从今年6月中旬起暂时停产。该工厂原定于8月重启。但自利百德(Liberty)的加拉茨(Galati)工厂供应的1万吨热轧卷板到来,使马哥纳(Magona)工厂得以在周三(7月28日)提前复工。工厂的酸洗、轧制、镀锌和涂装生产线也将有序重新启动。

  马哥纳(Magona)厂可年产镀锌彩涂钢80万吨,但近年来已减产30-40万吨。

  美国:美国商务部普查数据显示,2021年6月美国钢铁进口量较5月相比增长14.8%,为26.3万吨。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6.1%。就金额而言,美国钢铁进口总额为28亿美元,5月为24.5亿美元。

  韩国: 韩国浦项钢铁近期上调其2021年粗钢及钢材销售目标量,其中粗钢目标年产量从先前的3780万吨上调至3820万吨,钢材目标年销量从先前的3540万吨上调至3560万吨。2021年二季度,浦项粗钢产量为945万吨,较1季度小幅减少1.15%,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产线设备检修。